滴答文学网

第89章 石坑尾婆搬家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滴答文学网】地址:www.studiokdance.net

“金圆券?最后这个字……是万。”

徐木兰看了又看,还找阿哥来帮忙确认,自己真的没有认错字。

1948年8月起开始发行的金圆券,共流通10个月,是中国货币史上最短命的货币(图源网络)。

“石坑尾婆居然有过这么多钱?!”

十不如百大,百不如千大,千不如万大。

原来,石坑尾婆犯迷糊时,嘴里反复念叨的要起大屋,真的不是在车大炮。

基于家学渊源(摆摊卖菜),徐木兰对看账簿、数银钱,还是挺有经验的。

也听阿妈讲过,在如今的人民币之前,金圆券、银元券就是能买东西的钱。

而在金圆券、银元券之前,还有法币、船洋、孙小头、袁大头……

各种近代货币都在这里啦。银元券是国民政府的最后挣扎,但百姓根本不买账,连内部机构都不要(图源网络)。

不过,以前太乱了,打了好久的仗。

每种钱都是没撑多久就不能再用,要换新钱。

现在好不容易太平下来了,应该也不会再乱起来,所以人民币估计会用得久一点。

话又说回来,自家的抽屉里还放着两张金圆券呢。

“不能用,是废纸。”

徐木松也觉得好可惜。

想当初,他和妹妹第一次发现那两张金圆券时,还以为自己拿到了真钱,欢喜得不得了。

没料到,居然是白高兴一场。

一张面额十元的,一张面额一元的。

加一起足足十一元钱了,结果连最便宜的糖都换不回来。

“妚松和妚草真棒,万这么难的字都认识。”

听着两个孩子对纸币变废纸的感叹,徐望丘慢慢敛了笑。

万数的金圆券,说少不算少,毕竟是在刚发行时,就兑了足足两个藤箱。

可说多也真不算多,因为这是全家人一生的积蓄。

一生积蓄啊,到头来,连片瓦都买不到。

新疆曾经发行过一张面额60亿,折合只相当于1万元的金圆券(图源网络)。

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可徐望丘到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绝望的女人抱着箱子癫狂哀嚎的场景。

丈夫、大儿子、小儿子的先后离世,没有将石坑尾婆击垮。

因为她深信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空间神医开农庄日常 快穿生娃:在霸总文里种田养崽崽 朝暮槐桉 软萌小毒妃,王爷哪里逃 军王她女扮男装霸了男凰命! 彼岸之风起花落 全网黑后大佬靠玄学综艺爆红封神